求職者明明面試挺好的為什么沒有被錄用
求職者明明面試挺好的為什么沒有被錄用
本網最新消息,近日,我們了解到,求職者小張認為自己明明面試說的很好,表現的也很得體,而且工資要的也很低,但是HR又是讓自己回去等消息,估計又沒戲了,結果就是沒錄用。
。“你要了多少薪資”我反問道。
“我提前查了下,崗位平均工資在8000左右,我要了6000也不多吧?!毙垷o力吐槽。
“你錯了,不是不多,是你要的少了?!?br />
在職場面試中,當HR問到“你期望的薪資是多少?”的時候,其實表明了兩點,一是面試即將結束,HR有可能再問一個“你還有什么其他需要知道的問題?”就會結束這次面試;二是表明應聘者基本符合單位的錄用條件,已經進入可招聘的錄入考慮范圍了,下面就是進入“殺價”環節。
小張已經一只腳進入了職場大門,為什么HR又關閉了大門?小編從三個方面分析:
1、HR問薪資的目的是什么?
2、回答期望薪資要注意哪些?
3、如何才能正確回答期望薪資?
HR詢問應聘者期望薪資的目的是什么?
當雙方都有意向的時候,也是招聘環節進入尾聲的時候,這個時候HR都會詢問應聘者的期望薪資。雖然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問題,但是卻包含了HR的四點目的:
目的一:確定應聘者期望薪資是否合理
判斷應聘者的期望薪資是否合理其實是最基礎的一個目的。
HR對于崗位的心理薪資范圍是8000-10000元,當應聘者說出薪資范圍在其中的時候,那么雙方達成合作的幾率幾乎就是100%了。
即使范圍在7000-11000元,如果真是優秀的人才,HR也會適當的考慮雙方是否能退一步。
相反,如果應聘者薪資過低或者過高,已經超出了HR的心理范圍,HR會判斷應聘者的期望薪資不合理,也就沒有面試后續操作了。
目的二:占據薪資談判的主動權
職場中,往往先亮底牌的人會被動一些,談薪資的時候也一樣,加上職場面試的特殊環境,最終會導致HR占據薪資談判的主動權。
1、占據薪資談判主動權
當HR的心理價位是8000-10000元的時候,正常情況下HR是不會主動告訴應聘者自己的心理價位,往往是反問應聘者的期望薪資。
試想下,當應聘者的期望薪資是低于10000元的時候,HR完全是可以確定下來的,充分掌握了薪資談判的主動權。但是這個時候HR一般會選擇再次打壓下,以低薪為公司招聘人才。
如果是不自信的人員,期望薪資是7500,HR就更加掌握了主動權,更加的可以打壓薪資價格。
2、輔助確定最終薪資
我們都知道,崗位薪資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的。
員工認為8000-10000元都可以接受,當然是越多越好。那最終HR確定是多少也是有一定學問的。給多了的話,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給少了說不定應聘者就不想來了。
應聘者期望薪資范圍在崗位薪資范圍內,能力弱一點的,以員工的期望薪資為標準,能力強的可以稍微加上一點,讓員工更加感恩,以感恩心情入職公司。
如果期望薪資高于崗位薪資范圍,HR也有機會再次協商,結合公司實際,暢談公司福利待遇、平臺發展、晉升等優勢,從而降低應聘者期望薪資。
目的三:審核應聘者自我定位問題
(這里討論的是應聘者要求期望薪資遠高于崗位薪資的情形)
身為公司的HR,對于公司的崗位薪資是有明確認識的。之所以問應聘者的期望薪資,也是對應聘者自我能力的確認,自我定位的判定。
通過之前一系列的面試交流,對應聘者能力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詢問期望薪資主要還是是看應聘者能否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薪資的匹配有客觀的判定認識。
如果應聘者期望薪資過高只能說明應聘者要么是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認識到位,要么是對行業崗位薪資認識不到位,或者是對“錢”看的太重。
如果期望薪資過低,則是能力缺失、不自信的表現。
特殊情況下核實應聘者信息
前面例子中的小張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前面一切都很好,但是薪資要求太低,低于正常水平的25%(這里的高或者低不是絕對值,二是對比后的差異,正常8000,期望6000,差距2000占8000的25%)。
之前夸夸其談,各種高大上的經驗、能力、資質,但是期望薪資又如此的低廉,企業HR不得不擔心應聘者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才會提如此低的期望薪資,對于之前的信息的真實性就會有所懷疑。
回答期望薪資有哪些注意點?
注意點1:提前做好探測
當你選擇去進行面試的時候,前期的工作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對于公司的了解方面。
這里公司的了解不僅包含公司的行業所屬、經營狀況,同樣也包含工資福利待遇。
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招聘網站上明確說明辦公室文員薪資待遇3000-5000元,你去應聘仍然堅持要求7000元。最終結果必然是不會被錄用。
注意點2:期望薪資盡量不要是固定數字
HR:“最后一個問題,不知道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應聘者:“9000!”
這樣的答復往往讓HR沒有任何的周轉回旋的余地。
其實內心的價位8000也能接受,但是期望高一點直接給了9000的答復。
HR卻會認為9000是應聘者的最低標準,認為薪資談不攏,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從而應聘者失去了這個機會。
注意點3:注意需求不是要求
HR咨詢的是期望薪資,其實雙方都是紙上談兵,還沒有最終確認下來,這個時候提要求往往讓人不是很舒服,不謙虛。
小編曾經和HR一起面試過,那一次什么都談的比較合適,應聘者能力也是不錯。但是在期望薪資方面說的不是很好。
雖然期望薪資能接受,但是后面緊接著提了一堆加班費、加班時間、旅游時間等一系列的要求讓我很是不滿意,最終PASS掉了他。
注意點4:不能不說也不能確定說
對于HR詢問期望薪資,切記什么也不說——“按照公司規定就行”,也不能確定的說——“我的最低薪資標準是9000元”。
前者給人以滑頭、不老實的形象,有職場老油條的嫌疑;后者這過于固執刻板,讓HR很難以喜歡,也無法回旋。
如何能正確的回答期望薪資這個問題?
前期準備
職場就是戰場,而職場人員不打無準備的仗。任何面試之前都要走好三步。
第一步:了解。面試前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了解公司的運行情況,崗位設置情況,工作職責,未來發展等做到詳細的了解。
第二步:核實。這里的核實主要是核實自己的條件,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業務知識、潛在發展做個評分。
第三步:確定。確定的是薪資標準,面試前自身首先就要有個明確的薪資底線。通過第一步的了解,加上自我核實,確定崗位薪資。在這個基礎上建議上浮10%-30%作為期望薪資,具體比例要結合實際進行確認。
謙虛的態度
即使詢問期望薪資代表即將取得面試勝利,但是即將不是已經,因此我們應該繼續保持謙虛的態度。
這個時候,我們更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明確薪資不是自己工作的唯一因素,提高自己也是自己的目的所在。
充分了解制度
表明完自己謙虛的態度后,緊接著我們需要反問公司的薪資架構體系。
很多職場菜鳥以為薪資就是簡簡單單的錢,這其實是錯誤的,薪資是一個體系,包含福利相關、晉升相關、保險相關、年終、培訓、股票等等。
只有多了解這些信息,才能最最后的決定中給出一個滿意的期望薪資。
小美和公司面試談妥的薪資是6000元,這是小美期望的到手工資,然后這卻是公司包含住宿補助、吃飯補助、扣除五險一金之前的金額,但是由于已經簽訂合同,短時間內是無法解約。
因此對于薪資構成的了解很重要。
如果HR拒絕透露公司的薪資架構體系,那么請直接走人!
這里小編說下一家臺企的薪資架構體系以加強理解。
福利:五險一金,每年一次省內旅游一天,5年以上加一次省外旅游3天;
工資:基礎工資+績效工資(這里要注意,基礎工資是必定到手的,績效就不好說了);
年終:基本工資+績效考核(打分制);
漲薪:每年一漲(工齡);
其他:股票、晉升、培訓、考勤、加班、工會等等;
留有余地
接著就是對于期望薪資的具體表達了,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出一個范圍,給雙方留有回旋的余地。
結合前期調查決定的期望薪資,加上HR介紹的薪資架構體系,對期望薪資進行增減,期望薪資的范圍大概就能確定了。
舉個回答的例子
“提升發展自己是最重要的,但是薪資也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不知道公司對于薪資福利以及培訓晉升發展方面是怎么規定的?!?br />
“……”(HR介紹相關體現)
(高報)“嗯,我大概了解了,對于我的期望薪資是8000-11000元(崗位薪資在7000-9000)。之所以這個范圍,是因為……(這里說明為什么要高報,主要說明自己值這個價碼,注意高報的底限在范圍內,上限要高一點點)”
(低報)“嗯,我大概了解了,對于我的期望薪資是6000-8000元(崗位薪資在7000-9000)。之所以這個范圍,是因為……(這里說明為什么要低報,主要說明看中的是晉升、鍛煉等,注意高報的底限在范圍內,上限要高一點點)”
上一條:
面試的工作工資比較低你打算如何處理